艺术实践所处语境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发生深刻变化,大流行时代的日常生活轨迹和城市社区活动改变着,催生出网络世界更丰富的自媒体,引发更多线上公共议题的讨论。新的现实为艺术机构、艺术家群体及两者之间的关联重构出新的未知地带。未可知的与未曾想象的都驱使着深植于在地的机构探索更好的艺术实践和自我生长能力,艺术工作者重新思考新的工作方向,周期性大型展览也在前景未明中寻求应变方式。

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从创办开始,就一直深植本土,向内思考,进行自我梳理,包括深圳当代艺术文化的演变历程、城市美术馆建设热潮等等。第四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试图在回溯中建构,对文献展开开放性对话,从历史架构中寻找某些业已沉淀的艺术特质,继而以广东本土,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作为地域上的“自我”,对经济腾飞下发展出的本地双年展提出思考,将艺术群体和泛机构实践作为对象,重新主动进行自我定义、实践与构建,在突变的时代环境中行走出新的出路。

第一单元 双年展机制

自90年代末,深圳和广州开始形成周期性常规大型展览。发展至今,这两座城市仍然是大型周期性展览密度最高的广东城市。这与其公立艺术文化机构的持续发力有密切关系。本单元选取广深两地与当代艺术关联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双/三年展,以出版物为文献基础,对不同大型周期性展览的历届内容进行抽样呈现。

同样都是以特定艺术类型作为对象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和“深圳雕塑双年展”,前者从关注水墨画的生存和发展,到对不同国家与城市以专题单元加入,对媒介总类进行延伸;后者从对雕塑本体的思考,延伸到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生态城市及对民众公共生活的干预。而旨在推动当代摄影和文化发展的“广州影像三年展”似乎也处于同样的情境。随着当代艺术跨学科合作成为常态,以单一艺术类型为名的双/三年展将如何发展?

而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广州三年展和重点关注城市与建筑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则走出不一样的路径。前者对本地艺术史的梳理与对前沿文化的思考探索,为广州构建了具有深度的开放文化交流平台;后者将深圳作为讨论和研究对象,采取“城市策展”的策略和机制,试图激活城市边缘空间,形成展览与城市之间的共生关系。

用双年展思考双年展,双年展的溯源思变是否应该提出新的思想,避免成为其他商业推手的展览形式?双年展是否能对现有机构的运作方式提出挑战?不同双年展存在的延续性困惑如何解决?在未来,如何构建合理的艺术双年展机制,增强其有效性和公共性,以机制批判反思展览的构建与形成?我们需要怎样的双年展,这或许可以成为思考的开端。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深圳雕塑双年展 
广州三年展
广州影像三年展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第二单元 空间与实践

大流行背景下,以美术馆为代表的艺术机构处在一个新的转变阶段中。它们在社会现实和自我定位之间,更积极地拥抱互联网空间和社交媒体,而原本的具象建筑空间,结合其具体的语境空间,如其所处的城市空间、社区空间或者文化空间,也为实践提出挑战。

近些年,深圳陆续建成由国内外知名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美术馆与博物馆,新十大文化设施也在城市日程之中。而其他大湾区城市,对新造或者重塑美术馆空间也颇为重视。艺术实践被展示于考究的建筑体中,如何融入当代生活,体现社会和文化的情境,成为众多美术馆转型的方向。地处市中心地区、城市居民社区、边缘村落,甚至田地中的美术馆机构,在高校中与艺术相关教学挂钩的美术馆空间,都在努力将自身定位从传统展示空间转变为真正具有公共性的空间,开始发动真正与公众对话的活动,提供出开放的艺术交流平台,成为社会文化的载体。

空间与艺术实践之间互相交融又互相限制,本单元将从美术馆机构对自身的空间发展脉络和过往的项目回看中,从正在进行中的实践阐述,如何利用空间、融入空间或者超越空间,进行更深远的知识生产和艺术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 
广东时代美术馆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扉美术馆 
镜花园 
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中国版画博物馆
深圳大学美术馆
K11 Art Foundation
雅昌(深圳)艺术中心 
设计互联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连州摄影博物馆 
坪山美术馆 
和美术馆 
M+

第三单元 艺术组织、群落与计划

本单元邀请多个自力发展的艺术组织、群体与计划,它们活跃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各异的实践或者研究着眼点。从90年代就在珠三角地区展开“街垒行动”的大尾象,2000年初成立的以当地社会生活、文化和方言为创作的阳江组合,到常居滨海城市珠海的何俊彦与渔民一起实践“做海计划”,成长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啾小组和受粤语及珠三角流行文化影响的卤味高清频道,都是对特定时空作出回应。

而民间艺术机构,从事的实践工作也各有侧重,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用文学的方式做艺术,用艺术的方式做文学”,打边炉以文本为工作中心;录像局和大乾艺术则分别侧重于影像存档和影像艺术实验与交流工作。

在选址上,民间艺术组织也能体现自身的看法和坚持。观察社和黄边站位于广州居民区中,顶上空间和握手302居于城中村建筑,鳌湖艺术家群体在城市较为边缘的村落聚居,湖庐则更是处于距离广州市区一百多公里山林中。

这些自发的艺术组织、群体与计划,提供了不同的自省性实践,它们生出新的想象,发出新的声音。它们不是存封的档案,而是鲜活的个体,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虽然它们通常需要直接面对更现实的考验,比如资金来源不稳定、人员不足、缺乏法定支持条件等,其经历往往也比公立机构起伏大,生命周期性短,可持续性弱,然而,它们在主流之外进行创造,提供了某种标准之外的野生实践,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生命状态。

大尾象工作组
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
湖庐
阳江组合
观察社
大乾艺术
录像局
黄边站
握手302
鳌湖艺术家群体 
啾小组
顶上空间
卤味高清频道
做海计划
打边炉

第四单元  珠江三角洲艺术概念图

从1990年代到今天,在接近30年的工作中,侯瀚如策划了一系列聚焦于珠江三角洲的当代艺术和城市化课题的研究和展览,以及机构建设的项目。珠三角的艺术和文化生态的发育和变化,既是这个中国的对外门户作为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基地从“世界工厂”变为“东方硅谷”的过程的产物,更是这种发展模式所促成的“内部全球化”的探险过程。在艺术,建筑和城乡文化领域的创意者们,以自发而团结,独立而独特的姿态和方式构建了一道道活跃和多元“创意风景”,成为“全球艺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2003年,侯瀚如在威尼斯双年展策划的“紧急地带(Z.O.U. – Zone Of Urgency)” 里特别设置了“广东快车(Canton Express)”的部分,继2002年光州双年展展示“博尔赫斯书店(Borges Libreria)计划”(以及“Para Site”和“录影太奇(Videotage)”等)后,更有系统地推出了珠三角地区当代艺术“势力”,并引发了此后20年的一连串发展: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的建立,第五届国际当代雕塑展“第5系统:后规划时代的公共艺术”,2005年的广州三年展“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时代美术馆的建立,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的举办(尤其是2017年对城中村的介入),直到今天极度多样而活跃的当代艺术活动。2017年M+在香港重新制作和展示了其收藏的“广东快车”。侯瀚如为此与M+ 及AAA(亚洲艺术文献库)合作绘制了“珠江三角洲艺术概念图(Mind map of Pearl River Delta)”,作为展出的导引。今年,在策划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无用之用”同时,侯瀚如和时代的团队合作,在2017年版的概念图之上发展出其2021(后)疫情版。
(侯瀚如)

本单元是候瀚如与M+、AAA(亚洲艺术文献库)及广东时代美术馆共同对珠三角洲当代艺术的实践与总结——在时代背景下,总结自身策划、组织相关艺术实践,以及在此些实践影响下发生的当代艺术活动关联。

更多其他视角版本的概念图,则等待其他人士的参与和补充。

两版概念地图展出:
珠江三角洲艺术概念地图(侯瀚如、M+、亚洲艺术文献库、广东时代美术馆)
艺术家名单
现场
活动论坛
特别项目
电话:0755-26655881                                 邮箱:info@shangqiart.cn